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彭典) 9月6日,“多彩民族有多彩”網絡主題活動(貴州站)媒體記者走進臺江縣施洞鎮(zhèn)崗黨略村,采訪施洞吳家銀匠第八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銀飾鍛制技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水根。
吳水根是崗黨略村塘龍寨有名的銀匠。40年來,吳水根每天都在叮叮當當的敲打中不斷重復著。
吳水根介紹銀雕作品“圖騰柱”
早上8點,吳水根吃完早餐,便坐在桌前,一手攥著錘子,一手穩(wěn)住釘子,小心翼翼地鏨刻著桌上的銀飾。
“這‘哆哆哆’的敲打聲,別人覺得乏味,但我聽不到還不習慣?!?7歲的吳水根笑著說。
8歲起,吳水根便跟著父親學藝,經常在父親打造銀飾的桌邊詢問銀飾圖案的意義。為提高技術水平,他每天都勤練基本功,一個動作要重復練習上百遍,雙手不知不覺起了老繭。
吳水根工作室銀雕作品銀項圈
如今,吳水根開發(fā)了200多種銀飾產品,不僅被推廣到全國各地,還漂洋過海遠銷到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地,苗寨文化被傳播到世界各地,多次受邀到海外和省外進行銀飾加工現(xiàn)場表演等活動。
銀雕作品“同心向黨”
吳水根向記者介紹銀雕作品“同心向黨”?!斑@是我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制作的,它長45厘米,寬11.5厘米,高27厘米,重808克,運用編絲、鏨刻、鑲嵌等傳統(tǒng)銀飾鍛造工藝全手工精制而成?!眳撬f。
“同心向黨”,左側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四層苗族吊腳樓,右側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六層侗族鼓樓,中間用一座氣勢如虹的風雨橋相連,將整件銀雕有機地融為一體。吊腳樓前,鑲嵌著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顒訕俗R,風雨橋欄上鐫刻著一行大字:“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其中,四層苗族吊腳樓寓意人民四季平安;六層侗族鼓樓寓意國家風調雨順;而中間的風雨橋,則表達了黔東南州各族人民同心向黨的美好愿景。
在當地,苗族銀匠手藝大多來自家傳,歷來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這兩個慣例都被吳水根打破了,他打開大門,廣收徒弟,十幾個徒弟也靠銀匠手藝走上了致富路。
“現(xiàn)在只要有年輕人愿意來學,我就愿意教!”吳水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