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運交織出溫暖人心的樂章
為期40天的2025年鐵路春運圓滿收官,運輸安全平穩(wěn)有序,全國鐵路累計發(fā)送旅客5.13億人次,同比增長6.1%,國家鐵路累計發(fā)送貨物4.15億噸,同比增長5.4%,客貨運量均創(chuàng)春運同期歷史新高。
185組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投用,鐵路單日最高售票量突破2162萬張;務工人員通過預約購票“一鍵鎖定”返鄉(xiāng)車次,銀發(fā)旅客借助暢行碼實現(xiàn)“無感換乘”;中老鐵路跨境列車滿載榴蓮與山竹的芬芳,讓百姓共享“水果自由”……科技創(chuàng)新將硬核科技轉化為柔軟的人文關懷,展現(xiàn)了鐵路的創(chuàng)新意識。
鐵路網既有四通八達的筆直鋼軌,更有細密溫暖的民生經緯。在云貴高原的懸崖絕壁間,5639/5640次列車三十載如一日穿梭于苗嶺侗寨。今年春運,這趟“鐵公交”再次成為鄉(xiāng)親們走親訪友的“幸??燔嚒?,成為把大山里的農特產品送到山外售賣的“致富快車”。當滬蘇湖高鐵讓“長三角兩小時生活圈”擴容30%,當集大原高鐵激活晉蒙旅游黃金走廊,疾馳的中國列車始終沒有忘記那些需要“等一等”的身影,詮釋了鐵路的深情與堅守。
春運期間,惡劣天氣頻繁來襲。在京廣高鐵鄭州段,2000名“鋼軌醫(yī)生”頂著零下20℃低溫,用自主研發(fā)的接觸網除冰機器人守護著列車的安全;在冰封的滿洲里口岸,中歐班列調度員連續(xù)72小時駐守編組站,保障國際供應鏈“不斷鏈”。這些都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生動注腳。
2025年的春運故事,記錄著5.13億人次的溫暖歸途。鋼鐵巨龍始終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軌道前行,躍動著“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時代強音,書寫著新的發(fā)展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