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里的中國》走進多彩貴州,縱覽黔地風情
山川迭起,水道縱橫
貴州素有“八山一水一田”之稱
多元地貌成就了文化的多姿多彩
關(guān)于這里的非遺技藝你了解多少?
讓我們跟隨《非遺里的中國》
一同探訪這顆撒落在祖國西南的明珠吧!

針做筆線做墨,山河點綴衣裝
苗繡可謂中國人特別的高級定制
鳳舞花開披肩曾作為國禮
代表苗繡走出國門
服裝設(shè)計師勞倫斯·許
也時常從苗繡中汲取靈感
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
苗繡站上了潮流的T臺

侗族大歌
是誕生于大自然的和諧之音
千百年來,侗族人
以歌會友,以歌傳情,以歌育人,以歌傳世
一曲青山綠水間的邀約
吸引著比利時鋼琴演奏師尚·馬龍
跨越八千公里奔赴
世代傳唱的歌謠
翻過山嶺,越過大洋,飄向遠方
侗族人的心聲
在更廣闊的天地激蕩出回響

一具陶是一坯泥的理想
承載著風霜歲月,也裝點著生活
匠人們的雙手輕舞飛揚
演繹泥與火的傳奇
從牙舟古窯的火種
到生物陶瓷的新夢
非遺技藝傳承不息、創(chuàng)新不止
當古法燒制與現(xiàn)代合成
在陶瓷的世界相遇
“人造牙釉質(zhì)”譜寫出匠心與智慧的新篇

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木構(gòu)建筑是人與自然締結(jié)的契約
在掌墨師巧奪天工的設(shè)計下
木與木自由交融
風吹過,雨打過
侗族的家園始終如磐石般穩(wěn)固
沒有橫梁的穿斗式結(jié)構(gòu)
連接著這里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
也啟發(fā)了中國天眼鋼圈梁設(shè)計
在貴州的群山之中
中國天眼與侗族木屋靜默守望
助力中國科學家探索未知的世界

山之奇,水之秀
孕育了貴州獨特的潮流
出門、亮刀、踩蟲、播種、豐收
每一種舞步都在復刻著
苗族人樸素、勤勞的生活圖景
木鼓的節(jié)拍深刻烙印在他們的血脈中
作為反排苗族木鼓舞的傳承人
萬政文踐行著內(nèi)心深處
最真摯的熱愛
深山里的時尚元素
正以自信豪邁的舞步躍出國門

“高山云霧出好茶”說的是貴州哪種茶?
凱里酸湯魚要如何吃才算不辜負美食?
“村BA”蹦“苗迪”的現(xiàn)場有多帶感?

8月17日20點檔
央視綜合頻道(CCTV-1)首播
央視頻全網(wǎng)獨家首播
《非遺里的中國》將走進多彩貴州
一起到被聯(lián)合國列為
全球一等“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的
十大人文旅游景區(qū)之一的臺江縣
領(lǐng)略貴州獨特的非遺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