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珍珠成獨洲
在從江縣貫洞鎮(zhèn)東側一公里外的靜謐之地,在山體的庇護下,有一個名為獨洲的寨子。它宛如一顆被歲月雕琢的明珠,鑲嵌在綠意盎然的田野之間。獨洲,這個聽起來就帶著一份孤獨與堅韌的名字,實則是貫洞村的一顆璀璨明珠,一個歷史悠久的自然寨落。
獨洲,這個不起眼的寨子,卻是貫洞當?shù)刈罟爬系亩闭?。它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可以說它是貫洞的母寨,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變遷與發(fā)展?,F(xiàn)在,貫洞村和臘陽村的村民先祖,都是從獨洲分遷上來居住的。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著侗族的文化與習俗。
在貫洞和臘陽村的交匯處,有著貫洞地區(qū)最古老的蘆笙堂。每當五年一度的蘆笙節(jié)到來時,這里便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而在這場盛宴中,獨洲蘆笙隊總是最先進場,吹奏著三曲悠揚的蘆笙曲,這是他們的特權,獨洲不出場,誰也不敢往前挪一步,彰顯了獨洲在貫洞的特殊地位。他們的表演總是那么精彩動人,引人入勝。其他隊伍則在他們之后陸續(xù)進場,共同為這場盛會增添更多的色彩與活力。這個規(guī)矩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成為貫洞地區(qū)蘆笙節(jié)的一種傳統(tǒng)。它不僅展示了獨洲蘆笙隊的技藝與風采,更體現(xiàn)了這片土地上人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在獨洲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們用他們的智慧與勤勞,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與輝煌。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獨洲寨子見證了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群懷揣著理想與熱情的知識青年,如春風般涌入貫洞區(qū)的各個村落。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選擇了貫洞和臘陽村作為他們扎根農(nóng)村、施展才華的起點。然而,在這群青年中,有一位來自大城市的小伙子,他自告奮勇,心懷憧憬地選擇了前往獨洲。
在他的想象中,獨洲是一個獨立的洲,一個充滿神秘與傳奇的地方。他以為那里會是他的理想天堂,一個能夠讓他大展拳腳、實現(xiàn)夢想的舞臺。于是,他懷揣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獨洲的路途。
獨洲這個寨名的來歷還真頗具有天意。
歲月流轉(zhuǎn),時光荏苒,但獨洲寨名的來歷仍被老一輩人津津樂道。那是一個早已被歷史塵埃掩埋的年代,廣西梧州的一支吳氏族人,因戰(zhàn)亂而流離失所,他們沿著都柳江而上,尋找一片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
當他們來到現(xiàn)今的八洛對面,已是暮色四合,天空被濃厚的黑暗籠罩。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他們疲憊而迷茫,不知前方的路途在何方。然而,就在這時,奇跡發(fā)生了。
東方的天際,一團神秘的亮光突然亮起,它宛如一顆巨大的夜明珠,靜靜地懸掛在不遠的地方。那光芒如此耀眼,如此溫暖,仿佛是天上的神靈在向他們招手,指引他們前往那個吉祥之地。
由于那團亮光是從天上落下的珍珠,吳氏族人便決定將這個地方命名為獨洲。“獨”在侗語中意為“落”,“洲”則與“珠”諧音,寓意從天上落下的珍珠。這個名字不僅記錄了他們的遷徙歷程,更象征著上天的眷顧和恩賜。
此后,吳氏族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著侗族的文化和傳統(tǒng)。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將獨洲打造成了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寨子。之后,人們奮力拓展生存空間,不斷開墾荒田,人口向外遷移,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貫洞、臘陽,之后又由貫洞、臘陽不斷向四周散播,終于形成了十幾個侗寨。但這里的人們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從獨洲而來的。而獨洲這個名字,也成了這片土地上最動人的傳說和記憶。
每當夜幕降臨,人們抬頭仰望星空時,總會想起那個神秘而美好的夜晚,想起那團指引他們前行的亮光。而獨洲這個寨名,也永遠鐫刻在了他們的心中,成了一個讓人動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