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救災·先鋒力量]那場暴雨里,石橋村有個“拼命書記”—— 記丹寨縣南皋鄉(xiāng)石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安
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記者韋啟懸
6月下旬的丹寨縣,連續(xù)多日的陰雨讓空氣里彌漫著潮濕的氣息。丹寨縣南皋鄉(xiāng)石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安站在河邊,望著渾濁翻滾的河水,眉頭緊鎖?!昂铀@么渾,怕是要出事?!蓖械睦先艘痪湓挘屗睦锞彺笞鳌1藭r,誰也沒想到,這場持續(xù)的降雨會在幾天后演變成一場洪災,而王安的警覺,成為了石橋村百姓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6月27日至28日,丹寨縣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襲擊,最大降雨量達284.3mm,石橋村首當其沖成為全縣受影響最嚴重的村寨之一。暴雨如注,山洪咆哮,河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低洼處的房屋很快被淹沒在渾濁的洪流中。危急時刻,王安早已按照提前部署的防汛方案,帶領6名村干部分頭行動,敲開了全村36戶安全隱患區(qū)群眾的家門。“當時腦子里就一個念頭,必須把人都叫起來、轉出去,一個都不能少?!蓖醢驳穆曇魩е硢。瑓s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早在25日,察覺河水異常的王安就立刻組織了防洪演練,挨家挨戶宣傳防汛知識?!按蠹矣涀?,聽到鑼聲或者我們喊,別管東西,先往山上跑,生命比什么都金貴!”他在演練現(xiàn)場反復叮囑,用最樸實的話語讓村民們繃緊了安全這根弦。正是提前的演練和宣傳,讓石橋村在暴雨來臨時沒有陷入慌亂。28日凌晨,當洪水開始漫進村莊,王安和村干部們的呼喊聲、銅鑼聲劃破雨夜,沉睡的村民們迅速響應,按照演練過的路線向安全區(qū)域轉移。
汛情來臨時,王安臨危不亂,迅速組織村黨員干部對石橋村紙街、新村、荒寨、大簸箕等4個自然寨進行拉網(wǎng)式排查。在排查到石橋村四組時發(fā)現(xiàn),74歲的羅從花老人剛被轉移到安全地帶,又趁人不注意跑回了家?!八胗浿依锏氖謾C,說里面存著兒女的聯(lián)系方式。”王安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至今仍心有余悸。他來不及多想,立刻喊上村民王明登、梅錦中,三人冒著傾盆大雨往回沖。此時,洪水已經(jīng)沒過膝蓋,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冰冷的雨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只有嘩嘩的水聲和建筑物被沖垮的聲響?!爱敃r根本顧不上害怕,就想著快點、再快點?!蓖醢舱f。當他們沖進羅從花家時,洪水已經(jīng)漫到了門檻,老人正著急地在屋里摸索?!疤kU了,別找了,我們背您走!”王安一行果斷背起老人往高處撤離。就在他們離開后不到一分鐘,洶涌的洪水便沖進了屋門,瞬間淹沒了堂屋。“要是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設想?!蓖趺鞯呛笈碌卣f。在王安的帶領下,及時有序地將低洼片區(qū)的36戶107名群眾轉移到了安全區(qū)域,實現(xiàn)了群眾零傷亡避險。
洪水無情,家園受損。此次災害中,石橋村48棟農(nóng)房被淹沒,3棟嚴重受損,1棟被沖毀,村民們的財產(chǎn)面臨巨大損失?!叭罕姲盐覀儺斨餍墓牵覀儾荒茏屗麄兒??!蓖醢惨贿叞矒岽蠹业那榫w,一邊組織村干部和黨員搶救物資。在洪水中,他們合力將被困的牲畜趕到高處,把群眾貴重物品一件件搬到安全地帶。有的村民心疼家里的家具,不肯撤離,王安就耐心勸說:“東西沒了可以再買,人在就有希望?!边B續(xù)兩天兩夜的奮戰(zhàn),他們共幫助受災群眾搶救生產(chǎn)生活用具、牲畜等約60萬元的財產(chǎn)物資,最大程度減少了損失。
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淤泥遍布的道路、損毀的房屋、浸泡的農(nóng)田。王安沒有絲毫松懈,立刻發(fā)動黨員群眾投入災后重建?!肮饪康炔恍?,我們自己得動手?!痹谒奶栒傧?,150余名黨員群眾自發(fā)投工投勞,清理淤泥、修補房屋、消毒防疫。大家拿著鐵鍬、掃帚,從早到晚忙碌著,汗水混著泥水浸透了衣衫。王安更是身先士卒,哪里最臟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翱吹酵鯐泿ь^干,我們渾身都有勁兒?!贝迕駛冋f。僅用一周時間,受災戶的清淤清障工作全部完成,防疫消殺70余次,村莊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在這場特大暴雨災害中,王安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使命,用擔當和奉獻筑起了守護百姓的堅固防線。他就像暴雨中的“守夜人”,用不眠不休的堅守,換來了全村群眾的平安,讓黨旗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來源 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
編輯 雷剛
二審 時珊珊
三審 宋堯平